11月14日北京市正式进入供暖季。经过20多年的治理,北京市燃煤污染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。从前开窗、出门都能够闻到明显的刺鼻煤烟味已销声匿迹,燃煤锅炉房呛人的气味和脏乱差的运行环境已荡然无存,平房居民冬日里买煤、搬煤、拢火、倒灰的场景也已鲜为人见。20年来,北京市与燃煤直接相关的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(SO2)年均浓度已从1998年的120微克/立方米,降低到2018年的6微克/立方米,2019年截至10月,SO2已进一步降至4微克/立方米。同时,今年前三季度,全市PM2.5平均浓度为42微克/立方米,全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。

  持续发力,压减燃煤,推进能源清洁化

  自1998年开展城区1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改造,打响煤烟型大气污染防治战役以来,20多年间,北京市坚持能源清洁化战略,持之以恒压减燃煤,改善首都环境空气质量。在能源消费总量刚性增长的形势下,北京市燃煤消费量从峰值的3000余万吨降至2018年的400万吨以内,累计减少87%;电力、燃气等清洁优质能源占比超过96%;“一升一降”展示了一个典型北方城市能源结构调整的艰难过程。特别是2013-2017五年清洁空气行动期间,北京市以超常规力度推进压减燃煤等各项污染防治措施,与燃煤直接相关的SO2浓度大幅降低,空气质量持续改善,人民群众蓝天获得感不断提升。

  由内及外,行业协同,压减燃煤卓见成效

  多年以来,北京市采取由城区向远郊区逐渐推进的工作思路,聚焦燃煤消费主要领域,从电力、工业、供暖、居民消费等方面,分阶段、有侧重不断推进压减燃煤工作。1998-2008年间,首钢启动搬迁调整,5700台、2.2万余蒸吨锅炉全面实施清洁能源改造,核心城区9.37万户居民告别燃煤取暖;2008-2018年间,四大燃煤电厂实现全面关停或停备,全市工业领域基本实现燃煤“清零”,累计实施民用散煤清洁能源替代140余万户,其中,2013-2017五年间,压减燃煤任务完成总量大约是过去十年来的总和。截至2018年底,全市平原地区已基本实现“无煤化”、全市燃煤锅炉已基本实现“清零”。

  完善机制,坚持不懈,综合施策严格管理

  20年来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全市按照控总量、禁增量、减存量、防反弹的压减燃煤总体思路,逐步摸索形成了完备、系统的工作管理机制,不仅在宏观形成了多维度管理架构,管理层面精细化程度也不断加强。

  工作统筹上,先后印发清洁空气行动计划、压减燃煤工作方案、秋冬季攻坚行动计划、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等系列文件,提纲挈领,节点明确;法律法规上,依据大气法和北京市大气条例,颁布了全国最严禁燃区规定;标准体系上,制定燃气轮机、锅炉、水泥工业、煤质等领域地方标准,形成了全国最严、国际先进的煤改清洁能源环境管理标准体系;财政投入上,制定、完善压减燃煤经济鼓励政策20余个,补助范围广、支持力度大、持续性强;协调调度上,市压煤办牵头,搭建平台、明确职责、畅通渠道,切实形成了发展改革、财政、生态环境、农业农村、城市管理、城管执法、市场监管多部门协作合力;工程推动上,采取挂图作战、定期调度、现场核实等方式紧盯项目进展;成果巩固上,加强电力、燃气保供体系构建,加大违法用煤执法检查,有效防止了区域用煤反弹。

  下阶段,北京市各相关部门将巩固压减燃煤成果,围绕提升电力、燃气供应保障能力,完善设备维修维护机制加强政策落实等方面,让居民使得住、用得起、烧得暖,让煤改清洁能源工程成为民心工程、暖心工程,促进全市空气质量继续改善。

  查看燃煤锅炉改造详情:www.sxdl.cn